1490年回纽伦堡后,在画家格洛肯东的协助下,开始绘制他设计的地球仪,1492年完成。他当时所画的地形既不准确又已过时,在这个地球仪上,印度洋是向东西扩展的海洋,---是非洲西海岸,错误之多实在---。不过有趣的是,在发现北美洲的前夕他绘制的地球仪,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设想。
在一只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画上地图。在薄铁皮两端和四分之一处,分别钻一小孔,并弯成弧状作地球仪支架。
在半只乒乓球上剪下直径20毫米的球面一块,粘在圆木片上。把直径4毫米的木条用砂纸一端打磨成直径3毫米的光滑圆木条,用胶水粘在球面中心处作底垫。
用大头针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。将细钢丝穿过南北极中心,固定在支架两端,使地球仪能围绕轴心自由转动。[2]相关文献
在太阳照射下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了地球上日照区的移动。 这个移动产生了很多天文现象。这些现象对人类生存太重要了。人们需要了解它认识它,了解这些现象的信息。我们根据这些需要研制了天文地球仪。它仿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日照区在地球表面的移动。这种移动产生了天文信息——昼、夜、日出、日落、节气(季节)、极昼区域、极夜区域、太阳直射点位置、地方时、时、时差等。这些信息都是人们日常生活须知的。过去人们利用钟表、地球仪或地图和---的综合使用得到了部分信息,但不同区域日出日落的时间、随节气(季节)变化的昼夜长短、日照角度等信息还是无法得到,只能实测或问天文台。天文地球仪能给出这些信息。
张衡出于史官的职守,也常借地动来发表“政善则休祥降,政恶则咎征见”的言论,但他在太史令任上,研究而创制出地动仪,又显然与当时的神学观针锋相对,其阻力之大可以---。朝廷上下都将极力排挤张衡。直到138年,地动仪证实了陇西的大地动后,众人“于是皆服其妙”,“自此以后,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”。
张衡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的南阳。他的祖父曾经官至太守,显赫一时,但是到张衡这一代,已经家道中落。清苦的家境使张衡能够潜下心来做学问。少年时代的张衡饱读诗书,从16岁起,他走出家乡,游历名山大川、古城巷陌,开阔了自己的视野,也了解了民众的疾苦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91637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74712486.html
关键词: